HEIDELBERG History
1856
年一位擁有Hemmer、Hamm
& Compagnie、Frankenthal響鈴鑄造廠和機器工廠和Andreas
Albert的Andreas Hamm和一位從Oberzall的Koening
& Bauer來的新工程師一起開發他們憧憬的"高速印刷機"。在短短2年間他們已經生產了14座這樣的印刷機並聲名遠播到德國邊境。
這二個人的競爭在過去是促使他們成功的最大動力但是這競爭卻導致他們在1873年拆夥的原因。爭鬥的結果因而促使Andreas
Hamm 在1875年擁有行銷全世界的"高速活字版輥胴印刷機"專利。
在Andreas Hamm 死後(1894
6月22 日)一年, 他的兒子Carl Hamm
把公司賣了。不久之後,公司從Frankenthal
搬到了海德堡成了一家股份公司,1905年更名為"Schnellpressenfabrik
AG Heidelberg"。
在此時,工程也已經著手於已知的比較小型的印刷機如"平台印刷機"
(Tiegeldruckpresse)。Carl Georg
Ferdinand Gilkey在1912年到了海德堡開發了一套裝置他稱為"Propeller-gripper",這是一套可以自動進紙跟收紙的裝置,以軸心架抬起紙張應用吸入紙面的方式然後使用氣流把紙張送到壓印平台。這意指紙張不再需要那種操作過程緩慢的手送方式。
在"快速"系列生產之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開始自動平台印刷機每小時可以印1,000張紙這是很大的突破。這個平台印刷機現在被烙印了不朽的名詞"海德堡起源"。由於在德國的印刷機工廠有非常大量的裝配線需求,所以每個月有100台"Tiegal
Presses"配裝。1929年Heidelberg's
Schenllpressfabrik 和
Maschinenfabrik Geislingen(M.A.G)合併擴充了公司的生產量。在1930年代初期,許多的銀行從
Schnellpressenfabrik Heidelberg 獲取大量股份,並在1941年將他們的股權讓渡到RWE的子公司Rheinelektra。
1934年海德堡在市場上發表了全自動高速壓胴印刷機風靡了整個市場。在當時公司的收入60%是來自海外的銷售,也因此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公司難以維持。因為印刷機對打戰一點幫助都沒有,所以印刷機的產量削減了且公司以生產精密車床和水利設備直到戰爭結束。
1957年,世界最大的印刷機工廠在海德堡附近的Wiesloch開始運轉。在1959年他生產了10萬台印刷機。海德堡公司是相當晚使用新的平版印刷技術來製造印刷機。直到1962年,海德堡公司才開始製造平版印刷機。
1980年間,彩色的印刷的需求越來越高,海德堡印刷機賣得很好因此在Amstetten設立了第二間工廠。1985年設立的這間工廠是完全電腦化的。1988年海德堡併購美國Harris(專門生產輪轉機),海德堡也因此進入一個新市場。
在2000年海德堡慶祝它的150週年紀念。今天大概有40萬台海德堡的印刷機在全球的24萬家印刷公司運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