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賣機種 中古印刷機 代理商品 周邊配備 成交實例 印刷資訊
網版印刷機 網印烤箱 印刷雜貨店 網站連結 關於我們 聯絡衡易 回首頁
 

 
台灣的印刷產業還有明天嗎?

作者:Andrew
日期:2010/4/22

台灣的印刷產業還有明天嗎?
我想大家近來或多或少都有過這個疑問。

縱觀台灣印刷產業,80年代末的高度成長期到2002為止,幾乎是只要你有一部印刷機,努力工作。一部四色機在台北月均營業額應該有180萬。在中南部有150萬的成績。

印刷產業隨著產業外移,合版業者排擠,公司文宣網頁化…等等影響之下。2008年一部四色機在台北的月均產值約120~130萬。 在中南部則約100~120萬。這樣的數字確實對於購置新機的廠商而言是很沉重的負擔。因為單憑一部印刷機的獲利已經「不足以」負擔該印刷機的銀行貸款(就購入新機而論) 。

所以這兩年來,全新機貸款的思維方式為:二部印刷機的獲利,供一部印刷機的貸款,如此在會計上才能損益平衡。(二部印刷機指:一部沒有貸款負擔的機加上一部新購置全新機 。)

另一個思維方式是:購買歐美日年份在5~8年左右的中古印刷機。
印數在一億轉以內,價格約當新機價格的半價。用這種購機方式,單部印刷機還有辦法自實其力,獲利足以繳交貸款。而這樣的中古印刷機,生產期間印刷品質與效率和新機種並無差異。

話題再轉回印刷產業前景。
我的看法是,印刷產業還是有前景。但是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洗牌。快則2~3年,多則五年。印刷業界應可再回到產銷平衡的市場狀況。

台灣印刷業的產銷消長大致如下:
■1990~1995: 需求遠大於供應,印刷場24小時加班趕工也無法消化定單。
(最高記錄,曾有一部小森全自動裝版印刷機,單月營業額達350萬。)
■1996~2000: 需求與供應足漸相近,不過需求還是大於供應。所以印刷廠還能維持在高獲利狀態。
■2001~2005: 供應大過需求(原因為:產業外移,網路E化,過度投資,合版業排擠),印刷廠獲利開始衰退,開始逐漸出現小夜班代替大夜班。但印刷廠都還能維持 「不滿意,但還可接受」的獲利空間。
■2006~2007: 供應遠大於需求,大家為了維持機器稼動,不得不降價以爭取印刷定單。獲利大幅萎縮。一部四色機月均毛利在10萬左右。
■2008~2009: 金融海嘯衝擊,所以業界的定單急凍,代工印刷廠如果能損益平衡,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筆者從市場得到的回應是,2008年大家幾乎都在撐,觀望。
2009年開使出現「印刷機出售潮」。衡易每個月平均收購2~3部菊全4~5色機。
出售原因如下: 縮編,停業,倒閉。
當然也有少數汰舊換新,設備昇級的廠家,趁著這波不景氣,低價購入高級設備。
(在不景氣時採購設備,通常會得到優惠價格與條件。)

意義是,市場自然會有一個調節的機置。經過這一波印刷機的減量調整 (約需2年) 市場應該會逐漸回復到供應與需求的平衡點上。

建議大家趁這段時間,進行企業自身「體質健檢」與「組織改造」。
建議項目如下:

◆生產設備稼動率:
廠房裡是否有過多閒置設備,機器稼動率如何。如果機器過多又稼動不足,建議進行「縮編」 出售閒置設備,換取現金。

◆公司人員組織價架構:
檢視人員組織是否超過目前業務需求,人員與組織是否該適當精簡。
決定不人員縮編者是否考慮暫時調整薪資結構,以減低開銷,共體時艱。

◆公司財務結構:
本身財務是否能撐過這波不景氣,公司是否有足夠資金渡過這一波寒冬。
在本身資金水位不足的狀況下,適當貸款,不失為一應急良策。
不過借貸行為,實為一雙刃劍。可助人成事,也有可能將人推入深淵。
建議資金借貸,從銀行抵押貸款,銀行信用貸款,頂多到合法租賃公司貸款為止。
千萬不要涉入「民間借貸」。
民間利動輒年利30%起算,救急尚可。長期操作,只要三年就多一倍本金。(本來500萬的財務缺口,以民間利周轉,利加利不還本,三年後負債變1000萬。)
印刷這種微利產業,絕對沒有本錢負擔超過30%的重利。不景氣會過去,產銷經過調整後會回到平衡。但是大家要知道自己的本錢有多少,籌碼夠用多久。

◆加強生產控管,提升效率,降低事故:
景氣不佳,更沒有承擔印刷事故的本錢。務必加強生產管制,提升效率,降低事故。唯有如此才能讓勞資雙方渡過寒冬。


筆者的結論是,台灣的印刷產業仍有可為。
但是要先想辦法撐過這波寒冬,市場自然會汰弱留強。經過這次的產銷調整,相信接著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個花木扶疏,鳥語花香的和諧春日。

夥伴們,挺起腰桿撐下去。和諧的春天已然在不遠處。
科技大老不是說了嗎,春天的燕子已經快來了。
撐得過這個冬天的都是真英雄。